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-《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》
第(1/3)页
「什么?燕王殿下,你......」
郭默慢条斯理的话,惊得金国来使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大宋燕王。
没错,大金国出使洛阳燕王府的人,正是耶律楚材。
在真实的历史中,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,他是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、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。
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,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,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,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,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。
耶律楚材,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,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,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乃马真后称制时,耶律楚材遭到排挤,渐失信任,他因此抑郁而死。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、太师、上柱国,追封广宁王,谥号「文正」。
一个从大金国半路归降之人,能在关系错综复杂的蒙古帝国取得这样的政绩和殊荣,此人无疑算是当时的异数。
没想到,在这个时空里,大金国的朝廷提前退到了汴梁,耶律楚材也随之跟了过来,彻底「改变」了自己的命运。
「晋卿啊,你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之人,无论从军从政,还是律法术数,甚至历法文学,诸法皆通,可谓难得的全才。」
「本王知道,一个许州知州还是小了,不过你初来乍到,本王也不好贸然将你放到高位,就在许州知州的位置上,先把这次天灾扛过去。」
「一年半载之后,或许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,就再挂一个燕王府「记室参军」的名头吧,有些事情操作起来也方便一些。」
郭默没有理会耶律楚材的惊讶和疑问,自顾自地在那里说着,旁边的赵汝述和老程珌也傻眼了。
还能这么操作?
殿下今日不是魔怔了吧?
「那个......殿下,耶律使者是大金国派来求助的使者,不是咱们大宋的官员。」
赵汝述眼望着郭默,好心地提醒道。
「哎,赵长史,你的眼光不能这样的死板,现在是大宋、大金、西夏、蒙古等诸国并立,说不定再过些年,华夏就重归一统了。」
「我们都要在心理上做好万全的准备,要不然就会被历史给淘汰掉的。」
「程尚书,方才本王所说那几个条件,你以大宋礼部和燕王府的双重名义,向金国的完颜守绪提出交涉。」
「如果他同意这么做,你们就马上着手安排许州的官员组织搭建,并让岳翱亲自率领两万「岳家军」驻扎过去。」
「如果完颜守绪不同意,也没有关系,咱们就费点儿事,再等两个月,或许还能把筹码再增加一些。」
说这些话的时候,完全就没避着耶律楚材,让这位满腹韬略之人,竟找不出一言来为自己辩驳,眼睁睁看着老程珌出去办事了。
「燕王殿下,你要强留在下吗?」
对于郭默这样粗暴的举措,耶律楚材一时难以适应,但是却也不愿意束手待毙。
「晋卿何出此言?你来出使,所求之事无非是解决金国目前的困境,面对饥荒,粮食不足吧?」
「那只能买粮,或者遣散民众了吧?现在你们汴梁的粮价涨到了多少?解决这些饥民的温饱问题,需要付出多少粮食?」
「本王不知道,大金国是不是有那么多钱来购买粮食,就算是有钱,完颜守绪又愿不愿意拿来购粮济民?」
「我这四州府之地,同样也遭了旱灾,虽然提前做了些措施,最多也只是能自保而已。」
「你若是本王,你愿意让几十万饥民直接冲击这四州之地吗?所
以要一个许州,也只不过是为了给大金国的饥民一个安身之所罢了。」
「即便是本王接收了这些饥民,但金国的军队呢?总不能也过来吧?因此,本王才愿意再送金国三十万石粮食。」
「用三十万石粮食换晋卿过来,我相信你们的国主会愿意的。至于晋卿的自由,没有人限制你,腿长在你脚上你完全可以来去自如。」
「只不过,本王建议你先在河南府和汝州,走一走看一看,以便于今后在许州更好地开展当地的政务。」
好嘛,这还是一副将对方吃的死死的样子。
「你......你......」
耶律楚材「你」了半天,也没说出一句话。
这时,武南天已经让人送来了饭食。
三荤三素六个菜,这在现在大饥荒将要到来的时候,已经算是超高的标准了。
「殿下啊,您这是打算过年啊?已经有段时间没吃过这样丰盛的酒席了,哈哈,老朽就不客气了啊——」
一旁的赵汝述先说话道,他想吃席是假,说给耶律楚材听才是真。
既然自家殿下想招揽此人,作为燕王府的长史,他又怎能不尽力去周旋?
之所以这样说,赵汝述既想告诉耶律楚材,燕王殿下对他的重视,又要告诉耶律楚材,平时燕王殿下可是节俭的很。
不能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,外面都要闹粮荒了,你燕王府里还大鱼大肉,这样一来成何体统?
「哈哈,晋卿来的不巧,要是早来几个月,绝对要更丰盛一些,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奢侈了。」
「不过,美食虽然差点儿意思,美酒却还不错,「英雄醉」和「美人泪」,晋卿选一个吧——」
又是一顿热情地招待,郭默、赵汝述和耶律楚材三人入席,没多久老程珌也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。
「殿下,您这可不厚道啊,把老程安排出去干活,自己却在这里大口喝酒、大碗吃肉,老程要动本参你「虐待老臣之罪」——」
老程珌都不用人招呼,很自觉地在旁边坐下,还顺带把桌子上的「英雄醉」拍开了。
看着眼前这对君臣相处的方式,即便是博闻强记、经多见广的耶律楚材也愣住了,又想起方才在后宅里听书的场面,耶律楚材陷入了沉思。
这种种一切无不表明,眼前的燕王郭默,完全是一副开国明君的架势啊?
可是,他只是一个藩王而已,虽然被大宋官家赐予了「赵昊」的名字,本身却是姓郭的,这样的人能最终登顶吗?
想到这里,耶律楚材再看向郭默的时候,眼神中居然露出了「同情」的目光,内心里更是有「同病相怜」的感觉。
「来,燕王殿下雄才大略,在下是说不过您了,就借花献佛敬您一杯,这「英雄醉」在汴梁可是卖到两百两银子一坛,还是有价无市的。」
既然暂时想不到应对之策,耶律楚材索性暂时不去考虑。
燕王殿下不是已经让程尚书给汴梁开出条件了?
那自己就索性在洛阳城多等上几日,耶律楚材也想看看,在现在这种情况下,自己在大金皇帝的心目中,到底有多大的分量?
不过,耶律楚材的心里却完全没有底。
不说现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,即便是在常年,三十万石粮食,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啊。
从洛阳到汴梁,四百来里的路程,又是一路官道,真骑上快马那是旦夕可至。
即便是礼部的官员,也是在一日之后,就到了汴梁城。
一听洛阳来了使者,大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急忙在龙德宫里,召集了文武重臣,商议应当如何应对此事
。
大金国从建国之日起,无论文臣还是武将,朝中最顶尖那一批官员,大多数都是姓完颜的。
就像现在,能站在龙德宫里的,诸如完颜赛不、完颜白撒、完颜世鲁等。
「诸卿,听说大宋燕王派的使者,已经住进了驿馆,不知各位是一个什么章程?」
耶律楚材不在,完颜守绪正好还有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,师安石无疑是这几人中,智谋比较出众之人。
「陛下,耶律晋卿才出使洛阳四天,对方的使者就到了汴梁城,可见我等的谋划早在对方的预料之中。」
「可惜,大势不在我等,以老臣之见,大宋的燕王殿下,必然又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机会。」
「早见晚见都是见,还不如直接招进宫来,当着众臣的面就此事谈论清楚。如果拖延下去,反而对我大金不利。」
这师安石所言,绝对是老成谋国之言。
多拖延几天,大金国的旱情就严重几天,再跟大宋谈交易的时候,就更处于被动的地步。
其他几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,完颜守绪就下诏,将洛阳来的使者,请到了龙德宫。
因为郭默给出的条件非常明确,与其说是派了一名使者,不如说就是派了个信使,都没有谈判的任务。
同意,双方就开始交易,不同意,那就再等等。
使者递交的礼部条文,是老程珌亲自书写的,完全就是郭默的意思,落款加盖了礼部和燕王府的印章。
「燕王殿下的意思,朕已经明白了,还请贵使在驿馆稍待,朕同众臣商量之后,再给予燕王答复。」
看到对方来使的模样,完颜守绪就知道自己是想多了,还想着怎样去应对对方的使者,没想到完全就是一个送信的。
「众卿,大宋燕王已经开出条件了,诸位以为如何啊?」
条文中的内容很简单,大宋愿意接纳金国所有的饥民,并免费送出三十万石粮食,要想购买则另算。
金国割让整个许州,并将耶律楚材送给大宋,在燕王帐下为臣,出任许州知州。
这个条件,严格意义上来讲,不算什么狮子大开口。
许州,现在是宋金交界的地方,由于「岳家军」主力驻扎在汝州城,许州的金国百姓大多东迁,本来也没剩下多少人。
第(1/3)页